工作之窗

民营经济发展回顾与启示
时间:2021年07月23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建党一百年以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视,给予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密不可分。梳理总结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政策的演变,可以更好地勾勒出我党对民营经济地位角色的认识变化,彰显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的创新魄力,有利于更好掌握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逻辑,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涵养好促进“两个健康”的阳光和雨露,继续推动民营经济为中国经济实现新发展贡献力量。

一只火锅,一台大戏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地位始终尴尬而令人困惑。一方面原工商业者具有丰富的经商办实业经验,海内外联系广泛,是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另一方面,工商业者头上的“资本家”帽子未摘,虽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所有制认识上的枷锁,但工商业者对未来仍然忧心忡忡。正是在这个时候,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见一见工商界的老朋友。1979年1月17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迎来五位不同寻常的客人,分别是84岁的“机械大王”胡厥文、82岁的“钢铁大王”胡子昂、63岁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荣毅仁、88岁的“水泥巨头”周叔弢和74岁的“猪鬃大王”古耕虞。

邓小平亲切地称五老为“老同志”,与其推心置腹地聊,“现在经济建设的摊子铺得大了,感到知识不够,资金不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过去耽误的时间太久了,不搞快点不行。”“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该使用起来,能干的人就当干部。对这方面的情况,你们比较熟悉,可以多做工作。”“要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这也包括他们的子孙后辈。他们早已不拿定息了,只要没有继续剥削,资本家的帽子为什么不摘掉?落实政策以后,工商界还有钱,有的人可以搞一两个工厂,也可以投资到旅游业赚取外汇,手里的钱闲下来不好。你们可以有选择地搞。总之,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

五位工商界元老深切感受到党对他们的信任,都是有备而来。他们此前专程去往上海、江苏等地调查,仅在上海一地就开了30次座谈会,接触了工商界人士300多人,将了解到的工商界情况悉数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汇报,就如何搞好经济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陪同会见的还有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乌兰夫、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和纪登奎等。

会谈一直持续到中午。随后工作人员在福建厅一角支起圆桌,邓小平同志说:“今天我们聚聚,我请大家吃涮羊肉。”他与五位老人一桌,吃起了北京最普通的羊肉白菜火锅,席间轻松谈笑,其乐融融,这场会面因此被称为“五老火锅宴”。

邓小平同志与五老的这次谈话,后来以“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为题收录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成为这一阶段党的施政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老火锅宴”也被古耕虞形象地称为“一只火锅,一台大戏”,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请回了企业家,预示着党对工商业者有了新的历史定位,也开启了中国民营经济风生水起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中的民营经济新发展

“五老火锅宴”后,党对工商业者的政策约以每十年左右为一阶段开始全面调整,以调动更多积极因素,团结更广泛力量实现党的经济建设目标,民营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起步,并迅速“红火”起来。

从1978年到1991年底是民营经济正名和起步阶段。1978年6月召开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会上宣布:“作为阶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已经消灭,资产阶级也已经不再存在”,并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近二十年中已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摘掉“资本家”帽子,是工商界盼望已久、梦寐以求的大事。喜讯传开,老工商业者笑逐颜开:“现在政治上的压力解除了,精神上的包袱卸下了,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子女亲属也不再埋怨了,可以无忧无虑地大干社会主义了!”

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以党代会报告的形式作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的论断;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从宪法高度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地位,民营经济重新焕发生机。截至1991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为10.8万户,从业人员183.9万人,注册资金123.20亿元;个体工商户注册户数增加到1416.8万户,从业人员2258万人,注册资金448.15亿元。

1992年至2001年,是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发展的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对外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首次把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其中,从国家根本大法上再次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推动其迅速发展。截至200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数量达到202.85万户,从业人员达2713.86万人,注册资金1.82万亿元;个体工商户户数为2433万户,从业人员4760.27万人,注册资金3435.7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升。1993年3月,23名私营企业家第一次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亮相全国两会,登上参政议政的舞台。

2002年至2011年,是民营经济融入世界、走向全球化阶段。随着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家越来越认识到民营经济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必要作用,更加鼓励支持其发展。一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市场地位充分认可。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经济36条”),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政府名义发布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10年《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发布,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公平参与竞争的问题。另一方面,对私有财产立法保护。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出台,明确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平等保护,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也为民营经济“走出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截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民营企业出口贸易额达到3807亿美元,是1999年的604倍;截至2012年9月,全国私营企业1059.8万户,注册资金29.8万亿元,从业人员8907.9万人;个体工商户户数3984.7万户,注册资金1.88万亿,从业人员8454.7万人。

2012年以来,民营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民营经济不再单纯地追求量的扩张和规模利益,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始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谋求理性发展、自主可控发展。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做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科学回答了新时代要不要民营经济、要什么样的民营经济、怎样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等重大问题。从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两个都是”重要论述,到2018年11月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为“自己人”,并旗帜鲜明提出三个“没有变”,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陆续出台,再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进一步坚定和鼓舞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

同时,党和国家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法治化保护进程始终不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2016年《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出台,是我国民营经济产权保护相关政策的历史性突破。民营经济迎来了更广阔的舞台,展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在经济增长、社会就业、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等各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截至2020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达到4000多万家,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家真正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受益者、实践者、推动者。

发展民营经济的内生逻辑

党对民营经济的政策调整从来不是无序的,反而始终有一套内在的根本逻辑,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探索和对民营经济认识不断深化的智慧结晶,是充分把握时代特征、实现各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制胜法宝。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民营经济的每一步发展和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取得的。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党的理念,紧跟党的方略、党的判断,正是民营企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根本保障。只有继续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全面领导,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纵观百年党史和改革开放史,伟大的精神一脉相承,就是党与人民心连心。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对民营经济各项政策的逻辑起点与最终归宿,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民营经济始终在肩的社会责任。在“十三五”时期,民营经济贡献了北京市四成以上GDP、近五成税收和七成就业,在“六稳”“六保”中作用显著,只有继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才能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凝聚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三是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竞争。无论是几十年来始终推进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公平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还是不断强化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体现的都是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地位的尊重。只有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始终坚持按市场规则办事,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力推动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好民营经济新时代答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开局之年。新时代人民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时代是阅卷人,更需要我们以史为鉴,知古见今,以做到四个“既要还要”为方向,更好指导民营经济相关各项工作,统筹“两个大局”,促进“两个健康”。

既要强调民营经济的市场主体地位,还要加强对民营经济的管理。“五老火锅宴”上,国家领导人与工商业者围炉畅谈,传达的是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尊重、对民营经济的嘱托与希望。既要尊重其市场主体地位,放手让民营经济安心大胆去干,但也不是什么都不管,还需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一整套民营经济相关政策制度。支持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市场的同时,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抓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民营企业政治上不出偏差、经营上不出风险。工商联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全面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和教育的方针,引导民营企业始终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贡献力量。

既要充分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成果,还要千方百计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要继续完善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推进民企产权矛盾纠纷多元调解,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律企对接、法务培训、法律风险评估等智力支持,全方面保护企业财产和利益。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民营经济的桥梁纽带,要充分发挥商会等组织作用,进一步构建政企沟通机制,做到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用计为企;要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像当年“五老火锅宴”那样面对面与企业家打交道、倾听企业心声,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确保其始终保持与党和政府“同频共振”,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既要着眼现实促进民营经济当前发展,还要引导民营经济确立长远发展思想。进入新时代,企业粗放增长“挣快钱”的日子已经过去。要引导民营企业抛弃短视思维,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制定好自身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恒心办恒业,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打造百年品牌;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企业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传承好五老等工商业前辈爱国、担当的光荣传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自觉践行社会责任,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作出贡献。

既要承认国有与民营经济的差异,还要注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始终良性竞争、互补共赢,我国经济发展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从来都不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时代必须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强整体统筹,充分发挥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差异性优势,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整体性发展、融合性发展。

(作者:赵玉金,系北京市政协常委、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中共铜仁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主办   |   地址:铜仁市花果山市委大院二楼   邮编:554300


Copyright 2002-2021 中共铜仁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版权所有    黔ICP备180108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157    技术支持武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