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统战

全省“1+8”示范试点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夯实“六个基础” 打造“六个样板”
时间:2025年03月10日 信息来源:民族头条 作者:杨玲玲 浏览量:


全省“1+8”示范试点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夯实“六个基础” 打造“六个样板”

 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作为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8”示范试点县,以“六个典范”为具体抓手,着力打造玉屏特色的“六个样板”,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开展,形成“发展促团结、团结助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玉屏方案”。

 夯实政治基础,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教育样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纳入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内容。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夯实认识基础,打造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样板。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点康华社区,开展好后续扶持工作及城市民族工作,全年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10余次,使各族搬迁群众在生产生活上交融互嵌,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在搬迁点内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引导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夯实社会基础,创建民族交融互嵌样板。推动“教育+文旅+乡村”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整合“和美村寨”景点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侗乡风情园、乡舍打造成民族交融互嵌样板,开展研学、康养、餐饮、农业旅游、会议团建等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接待来自湖南、广东、北京、广东、重庆等地10余省(市)的群众4万余人,开展东西部协作考察交流10余

 夯实思想基础,创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样板。玉屏自治县积极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依托玉屏侗乡风情园,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园,聚力“箫笛名都·侗听玉屏”品牌,举办了箫笛艺术节、“多彩民族有多彩”网络主题活动,打造原创音乐剧《平箫玉笛》,以“7进+N”为抓手,培塑舞龙队、长号队、鼟锣队等民俗队伍,举办民俗春节巡游展演活动,通过各类节庆活动向来自全国的各族群众全方位展示玉屏自治县历史文化、人文文化、箫笛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开展法治宣传30余次,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夯实物质基础,创建高质量发展样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关于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文件的重大机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22亿元、增长1.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本级收入增长13.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8%、2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0%、8.2%左右。

 夯实法治基础,创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样板。积极探索“民族自治+全民共治”治理模式,围绕田坪镇田冲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打造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样板,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四个组织”等社会管理机制载体,实现工作触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感知“零延时”的基层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民主协商议事平台、村级志愿服务和乡村治理积分管理制度,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交融、团结互助、和谐共生的良好格局,移风易俗效果明显,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审:杨 渊

二审:吴艳玲

编辑:崔 贤

中共铜仁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主办   |   地址:铜仁市花果山市委大院二楼   邮编:554300


Copyright 2002-2021 中共铜仁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版权所有    黔ICP备180108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157    技术支持武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