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春意盎然的江口大地上,民族团结的宣传栏和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土家族的拦门礼、敬酒歌、金钱杆、婚俗表演和羌寨的沙朗舞蹈不时上演,吸引游客们驻足观看,或拍照打卡,或拍视频分享新媒体平台;在这里,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植根在江口人的心中,也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领略这儿的少数民族风情。
近年来,江口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创建工作政治基础,强化宣传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试点示范打造民族团结创建品牌等举措,持续深入推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为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不断谱写江口各民族共居共建共乐共享共治和谐示范县建设新篇章。
如今,在江口1869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有汉、土家、苗、侗、羌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60.84%。在这片热土上,江口各民族同胞团结奋进,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强化组织领导 夯实创建工作政治基础
江口县始终把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作为党委“一把手”工程,并持续着力“四个强化”,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
——着力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研究民族宗教工作,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县委常委会、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常务会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推动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着力强化思想引领。始终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校)培训计划,培训范围辐射到乡镇、村干部、第一书记、精英人才和雏鹰人才,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知晓率。
——着力强化督查考核。对标对表国家民委测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绩效考核,纳入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纳入党组织政治巡察重要内容,大力加强业务指导,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乡镇(街道)、部门党政领导班子熟悉掌握民族工作,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细落地落实,切实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全面提升各级各部门创建工作效能。
——着力强化经费保障。坚持把民族宗教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足额落实县级民族工作经费51万元,宗教工作经费24万元,先后解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经费248万元。
通过一系列过硬举措,进一步夯实全县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的组织力量,促进创建工作不断向更高目标、更高层次有力推进,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创建工作格局,创建覆盖率达100%。
强化宣传引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江口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创建多样化载体,纵深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节会等活动,以及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等七进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基础,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6月,江口民族中学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喜庆热烈的瓦寨锣鼓、独具特色的土家金钱杆、民族风情浓郁的江口茶灯、古老而神秘的傩戏表演、气势恢宏的滚龙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展演活动精彩纷呈。同时,还举办了手抄报比赛,1850份手抄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颜色、不同话语传达出同一种思想: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夯实创建工作精神基础上,江口县全面发力。一方面,利用传统民族节庆活动开展了端午节龙舟大赛、庆丰收、感党恩、过苗年、赶坳节及寨沙侗寨群众自编自演的篝火晚会等大型活动, 丰富和联系各族群众。另一方面,组织“彩霞飞扬合唱团”“文艺表演队”、县文化馆等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易地搬迁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同步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目前共开展232场次,进一步增进了我县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外,聚焦深挖传统文化特色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先后组织开展《梦幻梵净山》《云中仙舍》《流光溢彩夜梵净·梵净山消暑文化活动周》等民俗文艺汇演,编撰出版《梵天净土—风情江口》《梵天净土—史话江口》《梵天净土—生态江口》《梵天净土—人文江口》等文化书刊,制作土家敬酒歌《扯一口扁一口》《苗汉溪崴轿歌》《村里来了个年轻人》《扶贫干部》《我家住在梵净山》《手拍鼓舞》《金钱杆舞蹈》等影音和傩戏、山歌、伴嫁歌等录音制品,多载体、多角度、多层面展现了江口特色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据不完全统计,江口县在民族乡、民族村寨公共活动广场、景区等各类公共场所设置大型专题宣传广告牌120幅,各级相关单位召开宣传法制培训会35场次,下发创建工作手册6500多册、知识读本40000余本、各类媒体报道132次,有效拓宽宣传教育渠道,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强化试点示范 打造创建工作特色品牌
2018年7月挂牌成立的梵瑞社区,是江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有侗族、土家族、苗族、羌族、仡佬族等1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6%。在此背景下,江口县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出“围绕一个目标、增进思想认识,处理好两个关系、增进民族团结,瞄准三条主线、促进民族认同,做实四项服务、增进群众幸福,开展五项监测、增进和谐稳定”为主要内容的“12345”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法。
“12345”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法即: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正确处理民生与民族、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瞄准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浸润民心为基线,以共筑精神家园增进民族认同为航线,以加强法治建设维护民族团结为底线,做实就业服务到家庭、就学服务定校区、就医服务进社区、生活服务零距离,开展防贫预警数据监测、流动人口信息监测、生活安全指标监测、社情民意舆情监测和民族关系预警监测。
通过锚定方向和目标,梵瑞社区将“12345”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法系列举措转化成了工作实效。2020年,梵瑞社区被铜仁市民宗委评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工作示范单位、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发展示范点;2021年获得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命名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梵瑞社区只是我县立足县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试点建设的缩影。县民族中学、闵孝中学、民和中学、太平完小被市民宗委授牌为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在江口,试点示范独具特色却又和谐统一。
此外,借助民族特色村寨打造试点示范建设同样成效显著。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县获得命名7个传统村落、7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列入贵州省500个民族特色村寨4个,列入省级以族别命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24个。其中,以云舍、寨沙、寨抱、院子、坝梅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功融合全域旅游,极大地促进了我县经济发展,累计带动就业5.3万人次。
在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中,我县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激励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生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口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奋勇前进,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新篇章,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荣光和梦想。
|